遺產紛爭在每個家庭都很難不遇到背後說閒話的情況,但依據孝順的貢獻程度合理分配的故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媽媽的看護解放之旅第三天,我用多到讓人厭煩的程度詢問各種問題。但媽媽似乎對平常不太留意這些事的女兒,這麼突如其來的關注很是高興,她拿出和阿姨、舅舅們在「家族群組」裡互傳的訊息,一一給我看。當她說明到「孝順度積分制」時,活像個有好好完成作業、想被稱讚的幼稚園學生一樣。簡單來說,「孝順度積分制」是將照顧時間換算成分數,用來檢測每個人孝順的程度。
事實上,自從外婆出院後,家族群組比起之前安靜許多。沒有人主動詢問或提出照顧相關的想法。
潭陽外婆生了七個孩子,那個年代的老人家幾乎都是如此,眼裡除了大兒子之外,還是大兒子,他們總說自己沒辦法餵飽女兒們,一直秉持著這個觀念活到現在。由於外婆將第二個兒子視同女兒們,阿姨們就經常開玩笑說小舅舅和她們排在同個地位。如果按照外婆疼愛順序排名的話,第一名是大兒子,其次是女兒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小兒子,最後則是女兒五號。大兒子、小兒子和二女兒住在首爾;女兒一號、三號、四號及五號則住在光州。因此,外婆主要由住在附近的女兒們照顧。
看護隊長由女兒一號,也是我媽媽擔任。壓力大到覺得頭快炸開的某一天,媽媽在家族群組裡向大兒子發送一封訊息,內容是希望他好好盡孝,與「李女士」(即外婆暱稱)分享他的愛。
下週一過來
一直到星期六為止
請和李女士分享愛
不知道為什麼,家族群組變得更安靜了。於是,媽媽再次發送訊息,說明照顧失智症不只是「盡孝」而是「義務」。
現在是檢查各自孝順程度的時間 ^^
其實不是盡孝
而是義務!!!
要開始計算孝順分數囉∼
終於,住在首爾的大兒子雖不在群組回覆,卻以個人私訊的方式回應了。為了試圖縮短照顧時間,他開始施展撒嬌戰術。
大姐 ^^
一週有點太長了
請減少一點天數吧∼!
因弟弟的撒嬌,媽媽將時間打了折扣。
好!
我就大方一點
三天兩夜 ^^
可以吧???
家族群組內只有希望盡量「輪早班」的女兒三號,在看了看氣氛後,機靈的傳來訊息。
我可以安排一個晚上
如果還有其他空缺需要替補再跟我說
要臨時照顧的話也很歡迎
還有
請幫我計算白天五小時以上的分數
義務成績∼∼∼♥
大兒子成功將一週的照顧時間砍成三天兩夜;傍晚後盡量不安排看護的女兒三號,認為白天照顧五個小時以上也算「成績」,要求納入「積分」。
越聽越覺得「孝順度積分制」的想法無比絕妙,我開玩笑說,國家應該要向全國國民推行這個制度。媽媽聽了反而有點難為情,覺得自己硬是要求弟妹們盡孝,為此苦惱很久。
事實上,是其他家庭的例子,給了媽媽孝順度積分制的靈感。某個社區裡住著四男三女的家庭,大兒子從小因獨佔父母的愛,養成了目中無人的性格。後來母親罹患癌症,大兒子卻裝作什麼也不知道,經常回老家騙錢。最後,母親過世,原先負責照顧的大女兒說要主理喪禮,想當然爾,長男因此大發雷霆,引起家裡一陣混亂。不過弟妹們反對讓總是恣意妄為的長男處理,一面倒的支持將喪禮和財產分配等事情交給大女兒統籌。
他們計算母親抗病期間子女們各自盡孝的程度,以此分配財產加上白包的金額。評分準則有:零用錢、回家探望、外出用餐、飲食、醫院照顧、打電話等十項,更澈底審查每個項目的執行次數。
遺產紛爭在每個家庭都很難不遇到背後說閒話的情況,但依據孝順的貢獻程度合理分配的故事,為媽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據說,實際上該家庭還跟電信公司調閱通話紀錄、調查信用卡的消費明細,盡最大可能蒐集佐證。但不論多合理,這個制度本身非常複雜,如果家人們彼此想法分歧,無法同心協力的話便很難實行。幸好我們家孝順度積分制的創立者是身為長女的母親,加上阿姨、舅舅之間感情很好,願意一起執行,使這個制度能夠奏效。
隨著我對孝順度積分制讚不絕口,媽媽也趁勢自豪地炫耀了一番:與別人家制度不同的是,她雖然沿用原有制度,卻加入了中間結算的規則,不在最後才一次性結算外婆的財產,而是以「中間積分結算」的方式慢慢分配,希望外婆離開之前可以享受到「超多」孝順。「這麼做,不是也能讓弟弟妹妹們,感受到遠道而來盡孝的滋味嗎?」媽媽說道。
就像家人們討論以「對外婆投入的愛和時間換算成分數」的制度一樣,媽媽會在每個需要做重要決定時,給大家發言權,並將其視為之後分配財產的準則。太厲害了!不久後,「孝順績效圖表」也許會掛在外婆房間的牆壁上。
無論是對七十多歲的大女兒,或是六十幾歲的小兒子而言,照顧九十多歲患有失智症的年邁母親並非易事,即使內心仍是花樣中年,身體年齡卻已步入老人的行列,多虧孝順度積分制,每人的看護時間分配得還算平均。家族群組聊天那週,大兒子照顧母親三天兩夜後回家了,接著由媽媽與可靠的支援軍女兒二號輪流看護五天四夜。這段時間女兒三號和四號則會趁自己空閒的時候前來替補照顧,或幫忙處理各種雜事。
這幾天是女兒二號負責照顧的時間,媽媽宣布決定每個月頒發感謝獎金給女兒二號。雖然生性善良的二阿姨極力推辭,但媽媽說這份獎金代表其他兄弟姊妹對她的感謝,必須接受,堅決將那筆錢送了出去。雖然依各自時間安排、統計看護時程也是一份苦差事,但媽媽笑著說願意盡孝的兄弟姐妹多、可以分配的人力多,就是最大的祝福了。
真是神奇!「孝」本身其實是無形的概念,但在聽完媽媽講解孝順度積分制後,竟然覺得手裡好像握有什麼東西似的,彷彿由溫暖的血和肉構成,存在著實在的重量。對養育我們時偎乾就濕的父母晨昏定省,成為因辛勞而磨破雙手的父母其手腳,假如與父母因關係疏遠而情感淡去,那便不是孝了。但即使是親密到連家裡有幾個鍋子都一清二楚的兄弟關係,就算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盡孝,強求大家來照顧父母的那一方還是會感到有負擔,被要求的一方也仍會感到痛苦。因此,為了盡可能不強迫任何人犧牲,考量各自的處境和情況後,讓大家自發性的實踐,從這一點來看,這個制度更加人性化。
家族裡的七兄弟姊妹自發性實行義務,將孝換成分數累積,連同零用錢一併分配,逐漸成為一種使彼此情感更加緊密的家庭文化,家人們也因此共創了美好的家風。最重要的是,希望這個制度可以讓外婆的餘生更幸福。曾經一度安靜的家族群組,今後也會以不間斷地撒嬌、包容和歡笑熱鬧著!
本文為《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書摘,經堡壘文化授權刊登,標題與內文小標經《世界走走》編輯改寫。
透過祖孫、母女三代的真實照護歷程,看見不同世代的母子面對臨終觀念與生死態度,作者見習了母親如何照顧自己的母親,理解與聆聽母親期望的老後生活,也預習了自己該如何從容面對終將到來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