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晚報
晚安,
日本在今日正式鬆綁疫情以來的嚴格旅遊限制,再次向外籍旅客大開國門,包括取消每日入境人數上限、重新開放自由行並恢復68個國家/地區的免簽待遇等措施,期盼趁著日圓貶值的時機提振受疫情重創的觀光業,但各界咸認國際旅遊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恢復疫情前的榮景。
各位讀者在準備好出發前,不妨重溫【疫情旅行筆記】系列專欄,透過文字想像在疫情中世界走走的體驗
IN PICTURES: Tourists arrive in Japan as the country reopens its borders for visa-free travel, after 2.5 years of restrictions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https://t.co/OmonDnNUDM
— CNA (@ChannelNewsAsia) October 11, 2022
(Photos: AFP) pic.twitter.com/eSpe479Puo
俄羅斯10日對烏克蘭各地發動開戰以來範圍最廣的大規模空襲,飛彈於早晨尖峰時刻落在烏國各大城市,至少造成19人死亡、上百人受傷,部分地區因基礎設施遭擊中而停水停電,供暖也暫時中止。
俄軍的大空襲引發歐美國家、北約、歐盟與聯合國的嚴厲譴責,美國總統拜登並承諾將援助烏克蘭先進防空系統,普京則聲稱攻擊是對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日前遭炸毀的報復行動。專家分析,莫斯科此舉的政治意味大於實際軍事戰略意義,烏軍持續吹起反攻號角的戰局並未改變。
今年10月11日是聯合國訂定「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同時也是「臺灣女孩日」)十週年,這個主題日的宗旨是提升世界對教育不平等、童婚等女童相關議題的重視。
而提起倡議女童受教權的代表人物,大家心中是否浮現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的面孔呢?同樣也是在十年前的10月,當時年僅15歲的馬拉拉放學後在校車上遭巴基斯坦塔利班槍擊,頭部中槍的她一度性命垂危,赴英治療並定居英國後,馬拉拉成立基金會,致力於教育運動,並以17歲之齡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而在十年後的今天,馬拉拉再次踏上家鄉巴基斯坦的土地,造訪遭遇洪災侵襲的南部地區,盼望加強國際社會對當地的關注與人道援助。
延伸閱讀|疫情是全世界女孩的危機,這是我們在烏干達所見證和努力的
Nobel Peace laureate Malala Yousafzai arrives in her native Pakistan to visit flood victims, a trip that also marks 10 years after a Tehrik-i-Taliban Pakistan assassination attempt against herhttps://t.co/oYTa67wtnE
— TRT World (@trtworld) October 11, 2022
每天晚上七點,印度西部桑格利(Sangli)的 Vadgaon 村都會響起警報聲,提醒村民關掉電視和手機,把寶貴時間花在和彼此交談上;一個半小時後,警報聲會再次響起,宣告網路和電視即刻「解禁」。
Vadgaon 全村人口約3000人,居民多為農民或糖廠工人。談起全村集體進行「數位排毒」(digital detox)的初衷,村民代表大會主席莫希特(Vijay Mohite)指出,村裡的孩子們在疫情期間仰賴數位裝置上網課,從那時候開始,「他們從課堂回來不是滑手機就是坐著看電視」,而說到網路成癮,大人們的表現其實也不遑多讓。
Quote of the Day
「在同性之愛不被社會承認的年代,有多少酷兒如同奈莉與訥亭,只能將自己的愛情故事塵封在閣樓裡?」——〈她在納粹集中營與中國名媛相愛〉
第29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即將於14日展開,走走與女性影展合作推出的第一篇系列文也在今日上線!
紀錄片《閣樓上的秘密》為一段上世紀的女同志愛情故事留下動人見證——在納粹集中營的聖誕夜裡,活躍於歐洲的中國混血名媛,以及從事反抗運動的比利時聲樂家因為《蝴蝶夫人》相遇定情,直到孫女在數十年後打開祖母的日記,這個秘密才重見天日……
訂閱走走電子報,我們會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