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紀念陳柔縉:十一本書,她用「小寫歷史」復刻時代舞台

在多數人不知道或未曾開眼回望的舊時歲月裡,她找到了「跑出獨家新聞」的快樂。

20211018-陳柔縉。(取自台大新聞研究所網站)

在多數人不知道或未曾開眼回望的舊時歲月裡,她找到了「跑出獨家新聞」的快樂。


1.

像我這樣的專欄作者,跟磨好的糯米漿一樣,不有編輯拿大石頭來壓,水分擠不出來,可用的糯米糰做不成,湯圓也將遙遙無期。

——陳柔縉《人人都是一個時代》新版(2016)

在「作家」這個頭銜之前,陳柔縉是記者,而且是政治記者。很多年後,當她已經是公認書寫日本時代台灣常民史的一把手,台大新聞所兼任副教授,她也從不把「記者」從她的履歷裡拿掉。坦言「因為不想再碰政治新聞,所以轉向書寫歷史」,或許她也不得不承認,就算強硬拋開「記者魂」,却捨不去她獨特的「記者之眼」。

只是她的眼眸總能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曾經如此真實却湮沈於歲月的時代,在故紙堆、舊報紙裡,翻騰出曾經斑爛喧嘩的人間煙火味。如果她活在那個年代,或許她會是不遜於楊千鶴(台灣第一位女記者)的另一位進步女性,否則,她怎麼會對塵封百年的「新聞」甚至「廣告」,有如此異於常人的敏感的洞察力——足可穿透百年。

獨特的「記者之眼」,讓她能夠一點一滴復刻出繁複細緻的時代舞台。舞台之上,她寫的「故事」——都是真的。包括她最後也是唯一的虛構作品《大港的女兒》,小說主人翁愛雪有具體的原型,從口述訪談到以小說呈現,本身就是一個迷人的故事。

更迷人的是隨著主人翁的成長,高雄風貌纖毫畢現,搬新家時四丁目的各式店面,從賣浴桶的到寫真館——還是女性攝影師開的;從1939年《台灣日日新報》一則新聞的標題:「要有正確的戰時認識,看板上,不能再出現羅馬字(英文字母)。」看到米奇寫真館要改掉 Micky,二百六十番地的日本炭酸株式會社廠區高牆上四個大字「液化炭酸」間,以圖案顯示的CO2消失,1942年瓜達爾戰役戰局逆轉後,醫院在報紙廣告標榜的「X光線」代之以「物理診療科」……「等英文被丟光光,洗淨淨,日本也已陷入苦戰的漩渦。」

一個章節,橫跨戰事從順遂到吃緊的四年,從街景到報紙,無一不出自她的考據。就這樣,她從過去走出來,如臨實境般地把讀者帶回戰時高雄。

2.

過去關於台灣歷史的書寫,多少存有「為台灣人而寫」的民族精神,要藉此建立台灣人的自尊和自我認同。然而,台灣人的歷史並不當然等於台灣的歷史。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2011)

陳柔縉對「細節」的講究,可能出於個性,對我們不曾經歷但真實存在的那個台灣,她有無盡的好奇,和不追索出所以然就不鬆手的不甘。但凡念頭上來,就是連珠砲般的問題,用她的語言,「我就是『袂爽』為什麼我們都沒有弄懂日本時代是這個樣子。」眼神發亮,講完話伴隨著是爽朗的笑聲。

如果沒有她補白,很難講這段「日治」五十年的台灣,還有沒有人能如此逼真的復刻?她其實並不糾結該用「日治」或「日據」去稱呼,她慣常用「日本時代」——台灣的日本時代或日本時代的台灣,不帶政治意識型態評斷的描述。發生過的歷史事實就是事實,曾經被抹掉過的,她就重新描色填上。寫《廣告表示:____》的時候,她手上玩的是五百多張報紙廣告,能讓她笑的,她就撈出來,比方當年的禿頭藥廣告把各種男性禿頭分類為:一列縱隊、孤城落日、明鏡止水、絹絲瀑布……,讀者為之爆笑的同時,彷彿也聽到她的笑聲。

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她會留意這些尋常人一翻而過不會駐「目」的廣告?或許早在她從四千張報紙訃告和婚慶啟事中,梳理台灣幾大家族,從而寫就一網打盡台灣五大家族的《總統是我家親戚》這本書開始,統治階層的裙帶關係在她筆下無所遁逃,這是一幅政商網路建構出的權力圖像,多麼台灣也非常中國。從故紙堆找故事、做考據,都不是新鮮事,名人佚集重出江湖,很大部份也由此而來。然而,要從訃告或啟事裡的眾多人名,牽成蛛網般的親戚關係,却不是口說一句話的事,那是得耗費無數卡片、對比、再與數不清的各種傳記或口述歷史互證。在她之前,沒有人能做到如此完整,在她之後,估計也很難再有後繼者,而她當年不過是入行六、七年的政治記者。

3.

命運之神把任務信摺成紙飛機,從天上射出,迴旋、轉彎、降落、搖曳,最後停歇在我的手上。既已打開,唯有鞠躬,敬謹奉收,努力以赴了。

——陳柔縉《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2018)

不能不說她的書寫就是典型的「祖師爺賞飯吃」,不論是命運或是因緣,都讓她有非寫不可的動力,就像她寫《榮町少年走天下:羅福全回憶錄》,成就《大港的女兒》的緣份,《宮前町九十番地》則是埋下《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引線——因為一張與《宮前町九十番地》書中收錄的相同相片,讓她結識照片收藏者,以及收藏者阿祖的珍貴收藏:整整八十年前,台灣博覽會期間的三百個紀念章!除了官方紀念章之外,二百多個是一般店家的紀念章,既有地標型名店「菊元百貨」的紀念章,還有霞海城隍廟的參拜紀念章。

為這三百個紀念章找回「身世」,工程浩大難以想像,印色經八十年而沁漫,難以辨識是第一道難關。比對舊地圖和日本時代工商名錄,是第二道關卡,因為有店家根本不在地圖上,有些章連店名都沒有;為此她特別出動採訪過的幾位八十五到一百歲之間的「高女」校友協助,她們都曾逛過博覽會,還在手帳裡蓋了若干紀念章,中研院提供他們收藏的老台灣職業地圖和日本時代地籍圖。她不但復刻了紀念章,還復刻了『台灣博覽會紀念台北市街圖』、『台灣博覽會鳥瞰圖』,「重返歷史現場」不但具象化,還立體化。如果不是陳柔縉,這個日本為慶祝「始政四十年」的博覽會,大概就只剩下維基百科的有限資料可以查找了。

看到一張相同的老照片,誰會動念拜訪照片收藏者?這張照片,還有安靜了八十年的三百個紀念章,一直等著的就是陳柔縉。她說,想以此為翼,「飛返日本時代」,不只復刻商家的面容,「還要繼續講那些始終講不完的故事。」比方,泰國皇族來台灣當小留學生,菲律賓選手到東門游泳池做跨國友誼賽,還有一枚紀念章來自槍砲店——平地打獵,是日本時代一項仕紳休閒。

4.

我不太喜歡想那種大的歷史啦,那是史家的事情,歷史是蠻個人的事,一個很有意義的事。

——陳柔縉答中央社訪問(2020)

隻紙片語小人物都能引起她的興趣。嚴格講,未必是「小人物」,因為她的書寫裡,「菁英」是很重要的一條軸線,就像台灣西方文明體驗遠早於中國;而能在報紙上見刊新聞見刊廣告者,人非無名小輩,店則非名不見經傳。《大港的女兒》寫的是「離歷史舞台很近,却沒被看到的人」,用日語說就是「緣の下の力持ち」——隱身在看不見的地方,使出力氣的人。

其實,「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她所講述的故事,彼時並未被忽略,她則在今時復刻,能不能百分百還原?不無疑問。但因為她的書寫,很大程度重塑了歷史記憶的缺口,當時光機不斷向前推進的時候,她的書寫,就成為後來人扣問前塵不可忽略的線索。

 

她放棄「大寫歷史」,出於自覺。曾為政治記者,她的第一本書《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祕聞》,既有江南案關係人向拔京,還有前駐日代表林金莖、前立法院秘書長胡濤、前國民黨秘書長許水德、前調查局副局長高銘輝……,這些和「大寫歷史」相關的人物,被「時代」沖刷,正是民主化後的必然發展。「宮廷鬥爭」(不論是朝野或黨內流派之爭)已經不再是「主流歷史」,權力者的歷史份量顯然跌價。但她轉向絕不是從流俗,而是對於總是引起價值爭辯的厭倦,並從「小寫歷史」中開展全新視野,幾乎是開出新流派。在多數人不知道或未曾開眼回望的舊時歲月裡,她找到了「跑出獨家新聞」的快樂,簡單講,找到了祖師爺賞給她的獨門絕活。

5.

忽然我已經年過五十,回望才知自己擁有一個可用書來丈量的人生,也驚覺原來一輩子只能寫幾本書而已。

——陳柔縉《人人都是一個時代》新版(2016)

彷彿是預言,五年前,柔縉用「可用書來丈量的人生」為自己下註腳。短短的五十七年生命,從1993年第一本,到2020最後一本,她用了半生重刻台灣,尤其是從2005年轉向歷史寫作之後,她15年出版了11本書,中間包括多本修訂版,這是她的書寫紀律,也是她的人生樂趣。

她受訪時曾說想搞一個運動,做一個「綺麗(きれい)基金會」,「綺麗」在日文除了漂亮,還有乾淨的意思,她就是這麼是一個清清楚楚——文字清晰,品格乾淨,不假雕飾的人。遺憾的是,她乘時光機離開的時間太急太快太倉促。她飛返那個讓她感到踏實有趣的時代,留給我們按圖索驥的明碼密笈——文字就是記憶她的解碼器。(完)

後記:寫給柔縉的話

我和柔縉都在解嚴前後的1987年開始當記者。我先跑校園(學運)新聞,再轉到考銓人事新聞,柔縉則比我早一步在考試院晃盪,算是我的「人事新聞先輩」;然後很快,兩人都成為國會記者,看「老賊全面改選」的大戲。從這裡開始,我成為一輩子的黨政記者,她却毅然轉身,投向已然暈黃的昔時台灣。
我們曾分屬兩個「敵對媒體陣營」,生命路徑也分途而行,但一直維持著不必多言即可為友的默契。我們差不多時間成家,差不多時間當媽媽,都生了一兒一女,都有同與不同的中年困頓,彼此寬解誰都不能笑誰。她的本科是法律,我的本科是歷史,我們彷彿交換本命,她的每一本書都能觸動心弦,叫我大開眼界,補足我生命視野中的空白——原來台灣曾經是這樣。
就在我們前望老年柳暗花明之際,她却以如此令人難以接受的方式離世。奇怪的是,每每淚難忍的時候,腦中浮上的總是她不變的笑容。我不知道柔縉撒手那一刻還有沒有遺憾?但我知道她在我心底又添了一筆抹不去的遺憾。

後記的後記:

陳柔縉,1964年出生於台灣雲林縣;2021年卒於一場令人心碎的機車追撞車禍。

作品集

1993年 《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祕聞》(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 《總統是我家親戚》(時報出版)

2005年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麥田出版)榮獲聯合報非文學類十大好書、新聞局最佳人文圖書金鼎獎。

2006年 《宮前町九十番地》(麥田出版)榮獲中國時報開卷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

2007年 《囍事台灣》(東觀國際)

2008年 《台灣摩登老廣告》(皇冠出版)

2009年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麥田出版)獲頒新聞局非文學類圖書金鼎獎。

2011年 《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究竟出版)

2012年 《舊日時光》(大塊文化)

2013年 《榮町少年走天下:羅福全回憶錄》(天下文化)

2015年 《廣告表示:老牌子.時髦貨.推銷術,從日本時代廣告看見台灣的摩登生活》(麥田出版)

2018年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麥田出版)

2020年 《大港的女兒》(麥田出版)

 


世界走走有妳沒讀過的重要故事。我們以性別視角關注全球議題,補充傳統權力視角所忽略的,有關困境、突破、連結、改變的故事。
 
請付費訂閱,成為走走的夥伴,與全球各地的女性一起走走。

訂閱走走電子報,我們會送上:

  • 【會員獨享】走走原創:別人還沒有寫出來的好故事
  • 每天一則晚報:為妳精選的每日新聞摘要
  • 每週一則週報:不可錯過的全球好文 Expresso
  • 每週一則手帳:嚴選推薦線上活動指南

1元台幣支持走走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Dec 12, 2021

2021年12月10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俄羅斯與菲律賓新聞工作者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與蕾莎(Maria Ressa)(AP)
如何對抗國家機器的「凌遲」?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親身示範

「我們正在見證菲律賓民主遭到凌遲⋯⋯想像那流血的過程,一刀一刀地割著政治,割著菲律賓的民主。割到一個程度,你會變得非常虛弱,你會死去...

Dec 12, 2021

Nov 26, 2021

阿富汗國會副議長法齊婭‧古菲(Fawzia Koofi)(AP)
她是阿富汗首位女性副議長,在塔利班的死亡威脅中流亡

「我把心與靈魂留在了阿富汗,總有一天,我會回去。」法齊婭對世界走走說:「我希望有朝一日,阿富汗會是一個對所有女人、男人、種族、...

Nov 26,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