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越是差異、越是少數,就越應該邀請大眾來認識我們的文化。
編按:這是「飯桌上的田野」系列的第三篇文章。世界吃吃的專欄作者馬映卿,來自緬甸華僑家庭,她將透過爬梳、記錄下家庭餐桌上不同類別的飲食文化與家庭故事,帶領走走讀者品嚐她記憶中的家鄉味,也描繪出料理中蘊含的家庭與族群遷移軌跡。
前篇回顧:
家族世代間的遷移軌跡悄悄埋藏在飲食記憶中。我的味蕾跟著父輩去過緬甸丹陽、媽媽的故鄉密支那,也到過曾祖父母的故鄉雲南。
然而,身為台灣出生長大的移民後代,這些對我而言熟悉的遠方,對我身邊的朋友卻相當陌生。因此,當我必須與家庭背景截然不同的男友,共同規劃一場伊斯蘭證婚儀式時,我便計畫透過這場婚禮讓雙方家庭互相理解,也讓朋友們一窺這些差異的文化。
幾經思索後,我決定在傳統證婚儀式後,將這些我所屬的宗教與族群文化,以小展覽的形式介紹給另一半的家人,以及對這些內容感到好奇的朋友與師長。我將展區分為三大類──雲南、緬甸、穆斯林區──分別放置不同展品;同時,我也動員了家族成員及穆斯林社群內的親友,請他們協助大量製作他們各自擅長的點心、特殊的異文化料理,供來賓體驗。
婚禮當天,在教長(imam)主持下,穆斯林證婚儀式順利展開。經文與禱詞的念誦聲迴盪再莊嚴的大禮堂,兩公尺長的長桌鋪滿綠白相間的花草,新人、雙方父母與教長穿梭其中,低頭捧起雙手象徵承接祝福。
伊斯蘭教婚禮儀式「نكاح 」(唸作「Nikkah」),在阿拉伯文中有著「結合在一起」的意涵。此儀式在雲南的穆斯林/回教文化中,被廣泛稱為「唸喜經」。與一般人熟知的婚禮習俗不同,伊斯蘭婚禮並沒有必須由男方求婚的規定──事實上穆罕默德的太太哈蒂嘉(Khadija)不但主動求婚,更是伊斯蘭的第一位信仰者、世界上的第一位穆斯林信士(mumin)。
在遜尼派的四大法學派別中,舉行婚禮需得到法定監護人(wali)的同意,且過程中需要兩位見證人,婚姻才有效力。習俗上,唸喜經儀式多由教長主持,教義宣講(khutba)為聖行(指伊斯蘭教的習慣或慣常做法),教長會在婚禮上演講並為新人祈禱(duua)。
此外,穆斯林沒有交換戒指的習俗,但有著特別的禮物規定(Mahr)。這種禮物類似聘金,不過其範疇超越了世俗的「金錢」想像:穆罕默德過去曾以盔甲為禮,贈與其妻子。古蘭經也提到:「聘金應以男方能力和女方情誼為定,一枚鐵戒指或一把棗,都不算少。」(24:33)雙方取得共識後,聘禮內容就相對彈性。
兩位見證人確認女方收到男方致贈的禮物後,證婚儀式便宣告完成,婚禮小展覽與茶會也正式開始。清真寺的廚房大門展開,阿姨們魚貫端出一顆顆球狀的粉紅色「團子」,揭開這場跨文化下午茶的序幕。
在雲南文化中,若家中有喜事,無論是喬遷、嫁娶、壽宴,都能見到這個象徵喜慶的甜點出沒。團子就像手搗麻糬,夾心是豆沙,並在麻糬外表裹上一層染成粉色的糯米外衣,以平衡一口咬下後自豆沙湧來的甜膩。蒸籠出爐後,廚房阿姨會將口感富有層次的糯米團子放在大盤子上,端出廚房一一傳遞給賓客。
除了糯米糰子,婚禮現場還準備了逢年過節、婚宴上常見的雲南小點「乳扇」。雲南民間常流傳一句俗語「雲南十八怪,牛奶做成扇子賣」。乳扇是由發酵牛奶製成的片狀乳酪,手工將其捲起、分批下鍋油炸後,乳扇的表面澎起大小不一的泡泡,長得像台灣火鍋店會見到的腐皮卷,口感酥脆充滿乳酪香。
上述兩個點心皆為傳統道地的雲南料理,至於雲南區的最後一道點心──我們家祖傳的「夾沙糕」,則是曾祖父改良雲南當地甜點「蕎糕」後流傳下來的食譜。一口咬下充滿紅糖香氣的長方體,表層撒上的芝麻顆粒,上下兩層磅蛋糕的口感,混雜中間夾層內軟糯的豆沙,在齒間搭配得相得益彰。
家族過去在緬甸生活時,曾經營糕餅店為業,而夾沙糕的祖傳食譜由外公傳承至今,已成為我們家族親友眼中最具象徵性的祖傳點心。
隨著上次和父母一起回到緬甸探望爺爺奶奶,對緬甸的印象停留在幼稚園時期的記憶。
除了停電後的蠟燭燈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爸爸家附近店裡賣的 Say da puff。那家店的店主是一位印度裔移民,販售著一盒盒以酥皮製成、令人垂涎的肉餡酥點。Say da 是緬文羊肉的意思, puff 就是泡芙,以台灣常見的酥皮濃湯的酥皮作為泡芙的外衣,包裹著與洋蔥一起炒香的絞肉餡料,再進烤箱烤出香氣四溢的點心。我與妹妹每次經過那家店,都得吵著大人給我們掏錢包。
去了趟緬甸,媽媽發現孩子們愛吃 Say da puff。回台灣以後,媽媽每年開齋節都會為我們做這道鹹點。一年接著一年,Say da puff 成了每年齋戒月中我最期待的溫暖味道。這場婚禮小展覽中,我也請媽媽替我烤了幾盤,讓賓客在冬日也能感受到溫暖的南國香氣。
除了酥皮肉餡的鹹點,當天媽媽還另準備了samosa,也就是咖哩金三角。油炸到酥脆的三角形外殼,裝著馬鈴薯與咖哩的內餡,搭配專門沾咖哩餃的酸醬解膩,意外成為了當天接受度最高的一道異國點心。
在所有我安排的緬甸點心當中,我私心認為最特殊,也最喜歡的一道甜點是「Do Do」(讀音為斗斗)。每年開齋節去表嫂家,最期待的就是可以吃到這個類似麻糬,其實卻是由黑糯米搗製而成的點心。Do Do 做工繁複,濃郁的糯米香需要手工擣好幾個小時,將黑糯米從粗硬的米粒狀,耐心的處理成柔順、毫無顆粒感的軟糯狀態。與台灣的麻糬比起來,Do Do多了一股油脂的香味,甜味與糯米香氣也更加濃郁特別,不需沾花生粉或其他調味料,也沒有包裹任何內餡,看似純粹的一小塊糯米麻糬,樸實的外觀,卻更加凸顯其純粹精巧的美味。
父母與家族過往的遷移背景,讓我擁有對雲南、緬甸飲食的歸屬感。同時,在台灣成長的生命經歷,也將我浸泡在有著多元文化的本地穆斯林社群中。在清真寺長大的我,因為童年時期每週上讀經班、寒暑假都會參與夏令營、齋月營等活動,有了許多熟識不同國家新二代的機會。
我的伊斯蘭婚禮當天,也有巴基斯坦的新二代好友,自願替我準備了巴基斯坦的甜點—Jalebi。Jalebi 是裹著糖漿、油炸過後的酥脆捲狀餅乾,外觀長得像美式椒鹽脆餅(pretzels),大多時候,餅乾顏色呈現咖啡色,但在我的婚禮上,好友特地替我染成了喜氣又可愛的粉紅色。餅乾的味道和染色後的可愛外觀算是非常相符的,入口時,糖漿的甜味佔據每一寸口腔,濕潤了餅乾,隨著咀嚼,麵團與餅乾本體的香味緊跟在後,僅放入口中一塊,卻彷彿踏入體會多種口味的旅程。
除了巴基斯坦點心以外,我也請認識的穆斯林姐姐協助我做了中東點心。外觀看起來像放在蒸籠中的港點,金絲鳥巢、包袱鳥巢及手指蜜酥,三個亟須需耗費時間與手工的點心,卻是易碎而酥脆的藝術品。與小時候家中長輩從中東朝覲帶回的甜膩口味不同,姐姐將甜到牙痛的中東甜點,改良為台灣人普遍較能接受、也比較健康的微糖甜度。
點心的製作者們作為台灣社會的一分子,基於對台灣本地社會與口味的了解,讓賓客在享用這些異國甜點時,也把文化體驗與相互接受、理解的門檻降低了許多。
人們常說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而從婚姻開始便是兩個家庭的事了。坐擁如此雜揉的文化背景,我的婚禮除了牽起兩個家庭,更是不同文化、不同社群的結合。
近年常見到許多社群內的穆斯林舉行證婚儀式時時,大多走個形式、敷衍過去,儀式彷彿一場尷尬的集體共謀,缺乏文化基礎的相互理解。所有人照劇本演出一場30分鐘的儀式,結束後彼此卻絲毫沒有消弭距離感。
或許是台灣穆斯林的身分作為少數,我們的聲音太少被聽見,又因著社會中常見的歧視言論,使得社群內部大多對自身的文化感到自卑。然而,我認為越是差異、越是少數,就越應該邀請大眾來認識我們的文化,透過溝通與相互了解,這個社會便能從單一主流文化霸權,逐漸成為充滿各種色彩、香氣、味道的慶典。(完)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May 1, 2022
手裡一疊自製的紙本名冊,密密麻麻的都是穆斯林人名,整整四張 A4 紙。阿公拿起筆逐一做下記號,指點我們:「這家昨天只送過稀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