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英國政壇的「詭異之夏」:新首相特拉斯面臨哪些內外挑戰?

這位新首相能否解決眼下急迫的問題,並在兩年內證明自己?

2022年9月5日,英國外相特拉斯(Liz Truss)當選保守黨新任黨魁、英國新任首相。(AP)

這位新首相能否解決眼下急迫的問題,並在兩年內證明自己?

這個夏天,英國政壇的節奏很詭異。

「緩慢地,接著突然地」──英國政治評論圈很多人用這句話來形容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去職。兩年多以來,政府大大小小的危機不斷,但強生仍然穩坐首相;但突然之間,一件新醜聞點燃了保守黨籍議員的憤怒,三天之內強生就被迫辭職。

而接著的領導人選舉,或許就可以說是「突然地,接著緩慢地」。保守黨團在不到兩週的時間內快速選出兩位候選人,交付全體保守黨員投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即使大家幾乎都認為特拉斯(Liz Truss)會勝選,整個政治議程仍卡在保守黨的黨內程序;同一時間,能源費用即將大幅調漲,所有媒體都稱之為「危機」,卻等不到保守黨政治人物的回應,讓這兩個月顯得格外緩慢。

英國政壇究竟是怎麼掉進這條詭異的時間線呢?

選舉前:擊垮強生內閣的三大風波

其他首相下台,若非因為敗選,通常都是因為重大政策方向不被黨內信任;然而,強生下台卻是因為誠信與倫理問題,引發了黨內不分左右派系的怒火。雖然他大大小小的醜聞很多,但最關鍵的可以說有三個事件:派特森(Paterson)、派對門(Partygate)、品切爾(Pincher)。

「派特森」(Owen Paterson)是保守黨議員,被國會內負責倫理問題的獨立委員會認定違規收錢遊說,建議停權。強生為了保護派特森,動用黨紀要求黨籍議員支持給他特別上訴機會。這種因人設事的作法引發大眾憤怒,讓反對黨長期主打的「人品」問題終於得以發酵,之後的補選中,保守黨甚至因此輸掉了本來的安全選區,也讓黨內議員質疑強生的判斷能力。

「派對門」,則是指英國封城期間,首相辦公室被爆料違規開派對,出現「幕僚拖著大行李箱去超市買酒」等等荒謬情節。這件事本身就足以引發眾怒:疫情下,大家連親人的葬禮都難以舉辦,首相府內卻在狂歡。第一時間,強生謊稱「從來沒有派對」,幾天後又說「人們向我確保沒有派對」──最後發現強生自己根本也有參加,其中一場還是他的生日派對。此事使得黨內挑戰強生領導的聲音清楚浮現,甚至一度觸發黨內信任投票。

英國史上首次四大職位(great offices of state)都不是白人男性。(製圖:林庭葦/照片來源:AP)
2022年9月6日,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在辭職之前於唐寧街發表演說。(AP)

而最後一根稻草,是副總黨鞭品切爾(Chris Pincher)爆出強制猥褻。大家立刻質疑:這個人早有慣犯名聲,強生為什麼會任命他當副總黨鞭?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強生再度選擇說謊,對外宣稱「首相沒有聽過相關指控」,但後來有證人指出,首相曾接受品切爾性騷案的口頭報告,而首相辦公室對此的回應,竟是「首相忘記了」。

無法自圓其說的強生,發現自己這次無法脫身。三天內,50位議員雪崩式辭去政府職位,抗議強生的領導,並讓強生無法組成有效的政府。在失去議會黨團信任又被逼宮的情況下,強生終究下台了。

選舉中:背離民情,平行宇宙般的黨內選戰

接著,八位保守黨議員接受正式提名,參選黨內領導人並角逐首相之位。在不到兩週內,黨團快速淘汰掉六位候選人,剩下蘇納克(Rishi Sunak)和特拉斯兩位,交由黨員投票。

這場黨內選舉,蘇納克和特拉斯唯一重要的觀眾,就是約17萬的保守黨員,而非社會大眾。或許正因如此,這兩個月的選舉幾乎像是平行宇宙,候選人極力向黨員爭寵,人們最迫切關心的議題卻無法得到回應。

現在英國社會最急迫的問題,就是能源價格即將大漲。今年,家戶一年的能源費用預估將調漲八成,明年甚至將漲到3倍價格、來到每戶平均6,000英鎊,而英國家戶年收入中位數是31,400英鎊。換言之,明年粗估有一半的家庭,將把五分之一以上的收入花在繳電費和瓦斯費上。

甫當選的特拉斯,或許不想在競選期間觸碰太過困難的議題,只模糊地說會幫助人民,除此之外,就是回到「與其發錢,不如減稅」的老調。然而,只靠減稅,收入越低的人得到的幫助反而越少,對多數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在英國,即使是保守黨政治人物,過去通常也會宣稱自己的政策幫助窮人最多,但特拉斯這次卻在電視專訪上明白表示,她認為讓有錢人多拿一些,並沒有什麼不公平。

在這場選戰中,主要的政策爭議就在「是否減稅」:特拉斯拉攏保守黨員的主調,就是她是一位真正的「保守派」,不斷強調自己會調降各種稅負,並堅稱這樣會帶來經濟成長。

對此,批評者不斷提問:「你要減稅,錢從哪來?是要增加債務,還是要砍公共服務支出?又會不會讓通膨更為嚴重?」。蘇納克更批評特拉斯這樣的做法是「童話般的經濟學」。

保守黨員之所以選擇特拉斯,除了被她的小政府政策所吸引,也與蘇納克這半年來政治「股價」大跌有關。從今年1月的黨員民調可以發現,如果當時領導人改選,蘇納克可能會以64%的得票率大勝特拉斯。當時的蘇納克,是主導疫情紓困政策的財務大臣,聲望頗高。

蘇納克(Rishi Sunak,右)與特拉斯(Liz Truss,左)競逐保守黨魁大位,有望成為下一任英國首相。(美聯社)
蘇納克(Rishi Sunak,右)與特拉斯(Liz Truss,左)競逐保守黨魁大位。(美聯社)

但從1月到現在,蘇納克被爆料曾握有美國綠卡,而且身為國會議員,他的妻子居然以「非定居者」(non-domicile)的身分避稅,這些都強化了人們眼中「這人太有錢,跟我們不一樣」的形象;而蘇納克後來為了紓困的財源而決定增稅,也引發了部分保守黨人(尤其右翼)不滿。

然而,最關鍵的因素或許是保守黨基層仍有一大批強生的支持者,這些人更討厭蘇納克是「雪崩式辭職」中的指標人物──民調指出,「不喜歡蘇納克」的保守黨員中,有將近一半表示「辭職逼退強生」是自己不喜歡蘇納克的主要原因,高居所有原因第一位。

相反地,特拉斯不但成功打造了「有話直說」的形象,而且選擇留在強生的內閣,可以吸引到仍然喜歡強生的黨員們。此外,特拉斯在選戰期間,也展現了對歐盟強硬的修辭,並宣稱英國社會、特別是公務體系有太過「覺醒」(woke)的文化,都是取悅部分保守黨基層的發言。

另一個關鍵,是特拉斯獲得了黨內右翼的支持,而她能成為「右翼代表」是個有趣的現象:其實特拉斯在2016年支持留歐(反觀蘇納克當時支持脫歐),但公投之後,特拉斯成功扭轉自己的形象,不斷高談脫歐的好處,並且強調自己貿易大臣任內主導了一些脫歐後的經貿協議。在這波選戰中,她也成功與黨內右翼的政治人物結盟。

在政策上,即使以保守黨內的標準來說,蘇納克也絕對是右派,但特拉斯的形象與她的政治結盟選擇,讓她更能取得右派支持。

選舉後:史上最多少數族裔的右派內閣

新的特拉斯政府,有什麼看點呢? 

首先,特拉斯拉攏黨內右派是有代價的。她不得不拔擢右派的看板人物如布拉弗曼(Suella Braverman)和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等,甚至讓前者擔任內閣數一數二重要的內政大臣(Home Secretary),這些人的施政能力,用最好聽的說法是「經歷有限,仍待檢驗」,但這就是代價。相對地,屬於黨內中間派的議員,則都幾乎都被冷凍。

更廣泛來說,這是一個「獎勵支持者」的內閣,而非「廣納各派,追求團結」的內閣。她的對手蘇納克本人,以及原先支持蘇納克的大臣級官員都未獲續任。因為這次黨的嚴重分裂,曾有一些人公開建議特拉斯在任命內閣時能夠顧及團結,特拉斯顯然沒有採納這個建議。

但是,特拉斯在議員投票階段,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黨團議員以她為首選,支持度頗弱。而在黨員投票階段,她也只以57%得票率取勝,是保守黨改採黨員直選領導人以來,唯一得票率未破六成者。這樣的內閣,將許多有能力也有號召力的議員排除在政府之外,而她的財稅等政策在黨內又充滿爭議,這會不會對她的領導帶來危機,值得觀察。

2022年9月7日,英國工黨主席史塔摩(Keir Starmer)(背對鏡頭者)在議會質詢新內閣。(AP)
英國史上首次四大職位(great offices of state)都不是白人男性,包括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內政大臣布拉弗曼(Suella Braverman)、財政大臣夸騰(Kwasi Kwarteng)和外交大臣(James Cleverly)。(製圖:林庭葦/照片來源:AP)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英國史上首次四大職位(great offices of state)都不是白人男性:首相是白人女性,財相、外相是黑人男性,內相是南亞裔女性。衛生大臣柯菲(Thérèse Coffey)也是首位被任命為副首相的女性,莫頓(Wendy Morton)則是保守黨史上第一位女性總黨鞭。

2005年之後,保守黨在當時領導人卡麥隆(David Cameron)的決定下,特意選拔女性和少數族裔候選人參選,可以說是在這個內閣展現成果。不過保守黨以私立學校(多數是有錢人家)出身的趨勢仍然不變,新內閣有將近七成受私立教育,與前幾屆類似──全國只有7%的人口受私立教育。

內政:能源、醫療、區域平衡,減稅能解決一切嗎?

至於政策方面,特拉斯現在上台,距離下次選舉只有約兩年的時間可以證明自己,而眼前還有許多急迫的問題,必須要再讓節奏快起來。

首先,如同前面提到的能源價格問題。今年9月8日,特拉斯已經強勢介入、壓低漲幅,並由政府先吸收差價;這點與反對黨提出的方案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工黨提議的財源是向能源公司徵暴利稅,但特拉斯政府則應會以借貸支應、增加政府債務。

這也成為週三第一次首相答詢時的重要問題:工黨領袖質疑,能源公司今年明明利潤大幅成長,為什麼不課徵暴利稅,而要大眾買單?對此,特拉斯回答,她認為不應該增稅,以免遏止商業投資成長。不論如何,相信小政府的她,在此可能還是必須選擇大政府的解決方案,並且花費甚鉅。

2022年9月6日,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在辭職之前於唐寧街發表演說。(AP)
2022年9月7日,英國工黨主席史塔摩(Keir Starmer)(背對鏡頭者)在議會質詢新內閣。(AP)

公共服務也是特拉斯的小政府路線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特拉斯在選舉期間,並沒有著墨太多醫療照護等政策,但醫療一直是英國選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現在,正在等候非緊急治療的人數高達670萬,另外還有140萬人在等待精神科治療,此外,許多醫院都在滿床的狀態,人們等救護車的時間也跟著提高。量能不足下,醫療體系很可能需要額外投資。

在就任演說中,特拉斯表示醫療是她的三大施政優先目標之一,但她直到現在都沒有提出具體政策。換言之,特拉斯既要大幅砍稅,但又面臨許多必須花錢解決的問題(除了能源和公共服務,還包含她承諾的國防投資等),這也使評論家擔心政府的財務負擔。

「區域平衡」政策是另一個重要議題。2019年時,強生政府的一大選舉承諾,就是要多投資長期欠缺投資的北英格蘭前工業城鎮,這樣的承諾加上脫歐因素,使保守黨贏得許多北英格蘭的工黨鐵票區。來自北英格蘭的新科保守黨議員,相當期待能回到自己的選區,對著選民說:「你們看!這就是保守黨政府在我們這裡的建設!」。

特拉斯雖然口頭上仍然支持區域平衡的政策目標,但小政府路線的她,同時也在競選期間表示應該要用「保守派的方式」來達成這個目標:比如區域性的去管制或是降稅,而非投資建設或教育。這可能會讓北英格蘭的保守黨議員相當失望,更不用說可能會讓那些「過去投給工黨、第一次投給保守黨的選民」覺得自己又被遺忘。

關於環境,特拉斯在帳面上支持「2050碳排淨零」的法定目標,但卻宣布取消「用於投資再生能源」的綠色能源稅捐,並且反對陸上風電,也曾說農田上的太陽能板是「令人沮喪」的景象,顯然對綠能不是特別積極,反而支持增加北海鑽探石油。

外交:對中強硬、與歐盟的貿易戰危機

外交上,特拉斯政府的方向可能不會跟強生政府相差太多,仍會繼續援助烏克蘭。

至於台灣讀者可能更關心的對中態度,特拉斯可以算是對中國比較強硬的英國政治人物。針對英國依賴對中貿易,她強調,不能重演歐洲過度依賴俄羅斯的情況,也支持對中國政府究責新疆問題。

關於台灣,她曾說應確保台灣有辦法防衛自己。裴洛西訪台後,面對中國軍演,她也以外交大臣的身分正式召見中國大使,「譴責」中國「升高緊張情勢」的作為。

此外,新政府眼前最棘手的問題,可能是與歐盟的關係。

英國與歐盟談妥貿易協議,即將正式脫歐。英國脫歐。(AP)
英國與歐盟談妥貿易協議,即將正式脫歐。英國脫歐。(AP)

脫歐期間,英國曾與歐盟簽定《北愛爾蘭協議》(Northern Ireland Protocol):英國脫歐後,本應在北愛爾蘭(英國領土)和愛爾蘭(歐盟會員國)邊境設立檢查哨,但考慮到北愛爾蘭國族認同分裂的特殊性,雙方因此協議不設立「硬邊界」(hard border),而改在北愛港口設立檢查哨,檢查英國其他地方輸往北愛的貨物,且北愛也要部分遵循歐盟規範。

北愛部分「聯合派」(unionist,認同北愛屬於英國)認為,此協議形同將北愛割出英國,強力反對該協議。幾個月以來,英國有意單方面打破協議,透過修法在英國與北愛之間建立讓部分貨物無需檢查就能通過檢查哨的「綠色通道」──這也是保守黨內右翼強力支持的政策方向,因此特拉斯政府非常有可能持續推動該政策。觀察家擔心,此舉可能會引發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戰。

整體而言,我個人認為不能低估特拉斯的能力。她能從一個相對不那麼有名的政治人物,重新發明自己的形象,竄升到首相大位,本身就證明了她具一定的政治能力;但與此同時,我們更不該低估這位新首相將面對的挑戰:能否度過這個嚴峻的冬天,並在兩年之內證明自己,說服大眾她的路線是正確的,對於任何首相都會是艱鉅的任務。(完)


和我們一起走走
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Sep 9, 2022

2012年12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她的60週年登基大典揮手致意。(AP)
英國女王如何影響世界?伊麗莎白二世的6個歷史時刻

在英國和大英國協,她的影響力是象徵性的,但我們會發現,象徵經常也是重要的。2022年9月8日晚間,高齡96歲、...

Sep 9, 2022

Nov 19, 2021

2021年11月16日,台裔波士頓市長吳弭宣誓就職。(AP)
在市政廳餵母奶教我的事:台裔波士頓市長吳弭就職演說

她認為這樣的經歷,讓自己成為「更自信的母親和更好的立法者」。一家人站在波士頓市政廳的會議室。丈夫佩瓦斯基(Conor...

By TUTU
Nov 19, 2021

Sep 23, 2021

梅克爾告別政壇,德國準備好了嗎?(AP)
終於要下班的梅克爾:從東德女孩到自由老媽的16年

「就像在一座核能發電廠旁邊工作,一直運轉、一直運轉、一直運轉。」──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軍事幕僚...

Sep 2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