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權應該永遠掌握在女性自己手裏,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職場野心。」
編按:內文可能談及劇情,請讀者斟酌閱讀。
日前大熱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大結局播出後,不但成為Netflix台灣收視冠軍,在大陸豆瓣網站也高居「近期熱門韓劇榜」首位,評分高達9.0。
該劇有很多可供討論的角度。雖然《非常律師禹英禑》本質是一部律政背景的「大女主劇」,但自閉症天才律師的人設靈動討喜,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詮釋不落俗套,也有不少關注社會議題的案件。而劇中的母女線,雖然只是旁枝,卻意外延展出了一些關於女性生育權的討論。
禹英禑是她父親與泰山律所千金太守美的私生女,但因兩人門第懸殊,無法走在一起,英禑由父親獨自撫養長大。儘管泰山律所在劇中,正是英禑所服務的汪洋律所的競爭對手,但很多觀眾認為太守美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最後一集裏,太守美的兒子侵犯了公眾利益,她只能公開道歉放棄競選法務部長,這樣的大結局在豆瓣網站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在相對更強調女性權利的豆瓣輿論氛圍裏,很多人認為太守美不該一時心軟生下禹英禑。這一兒一女,完美斷送了她的法務部長之路。
有人說:「太守美做錯了什麼?生了天才一兒一女拖累自己的事業。」
也有人說太守美最大的不幸,就是年輕時遇到禹英禑的父親。「太守美太慘了吧,未婚懷孕給他生女兒,說好不會再聯繫,結果幾十年後找上門來指責她不負責。本來可以當法務部長,最後被編劇寫成個惡毒母親。」
《非常律師禹英禑》的豆瓣小組裏,不少人表示,禹英禑父親和太守美這條感情線,是全劇最大敗筆。劇中的太守美是標準的事業女性,而不是一個好媽媽,但很多女性觀眾對她充滿同情,認為「生育權應該永遠掌握在女性自己手裏,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職場野心。」
在台灣觀眾的討論中,多是稱讚太守美這個角色演得很好,但較少出現對英禑爸爸的指責。而大陸觀眾則會指出英禑爸爸的自私,以及編劇不該把太守美塑造為一個「失職的母親」。
為何太守美的選擇,看在不同地區的觀眾眼中,會有截然不同的觀感?
很多大陸觀眾之所以替太守美感到不平,一方面是女性生育勢必有所犧牲,另一方面也因為中國人口斷崖式下跌的現況下,鼓吹女性回歸家庭的論調甚囂塵上,令很多人反感,尤其還有傳聞國家會「干預人工流產」。
今年春節剛過,《中國計劃生育協會2022年工作要點》中的一條「開展未婚人群人工流產干預專項行動」,在大陸社交媒體引發軒然大波。2014年至2019年,中國的人工流產數是每年平均950萬,而2019年,新增人口只有467萬。雖然2021年開放了三胎政策,但這對低迷的生育率於事無補。
中國雖然沒有頒布墮胎禁令,但不樂觀的生育數字,加上對「干預」的界定模糊,仍然讓女性感到焦慮。有專家出來闢謠,認為在法律和政策制定的層面,中國沒有限制人工流產的現實可能,但地方政府會不會自行加碼出台限制,就是另外的問題了。畢竟大家都很清楚,過去「計劃生育」可以拉你去強制墮胎,技術上當然也能強制你不准墮胎。
自從去年5月中國頒布三孩政策以來,已經有中國男女開始發現,他們越來越難找到願意做結紮手術的醫療院所。此外,公立醫院可以給女性在人流手術上設置障礙,各地也可以限制購買避孕用品,干預的方法不勝枚舉。
因此,不想生育的大陸女性,會更恐慌和在意「生育自主權」。她們既不想被國家的政策綁架,也不想被男性的話語系統綁架,所以看到太守美心軟,她們義憤填膺:「子宮又不是長在男人身上,想生他可以自己去生啊。」
在南韓本地,墮胎同樣不容易。根據報導,自1953年開始,南韓曾實行長達66年的墮胎禁令:依據刑法,女性可因墮胎而被判最高2年有期徒刑、外加200萬韓元罰款。
南韓人口高速成長的年代,政府執行禁令也相對寬鬆,但禹英禑出生的1996年,正好接近南韓政府因生育率下滑而大力打壓墮胎的2000年代──在這樣的背景下,英禑的父親懇求太守美留下孩子的劇情似乎也合情理。
直到2019年4月11日,南韓的墮胎禁令才被裁定違憲,並在隔年正式失效。但社會對母職的期待和壓力依然存在。
在是枝裕和以南韓為背景的電影《嬰兒轉運站》裏,母親生下孩子後無力撫養、選擇拋棄嬰兒,必須面對道德指責,卻沒有人去責怪父親。現實狀況也是這樣:當妳生下孩子,就會被要求承擔母職。這至今恐怕仍是整個東亞大環境下的主流期待。與其承擔這樣的道德譴責,更多東亞年輕女性選擇墮胎,也在情理之中。
2020年,南韓終於實現墮胎除罪化。但美國女性卻失去了憲法保障近半世紀的墮胎權──今年6月「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被推翻後,墮胎權不再受到聯邦法律保護。
CBS/YouGov今年5月的民意調查顯示,63%的美國人認為,推翻「羅訴韋德案」之後,貧困婦女會更難墮胎。已故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生前也曾指出,能承擔得起費用的女性可以去其他不限制墮胎的州,而真正受影響的是窮人。
而無法承擔高昂墮胎成本的,並不只有美國女性。
人工流產在香港也是一件昂貴又困難的事。雖然懷孕24週以內的孕婦可以去公立醫院做手術,但排期輪候時間很長。私家醫院可以快速掛號預約,但2萬至3萬港幣的費用,對經濟能力較差的基層女性來說是沉重負擔。因而從1980年代開始,很多香港女性選擇過境去大陸墮胎。
「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決定都需要政治考量,因為情感決定的結果太過脆弱」──編劇寫這句台詞的本意,是為英禑爸爸含辛茹苦養育英禑背書,但豆瓣上大量的觀後感都認為,做錯「情感決定」的是太守美。她就不該在搞事業之餘,還生孩子。
平心而論,編劇並沒想把太守美塑造成「反派」,最後讓她擔責卸下候選人身分的處理也算合乎邏輯。但該不該因男友哀求而留下孩子?女性生下孩子是否就要盡母親的義務?這些其實都是私人決定,沒有對錯之分。重點是女性需要擁有對身體的自主權和對人生的自由選擇權。
回到禹英禑的故事,堅決強調「胎兒生命權」的人大概會說,假如太守美沒有生下女兒,世間就少了一位如此可愛的律師。但真相是,無論太守美如何選擇,像她這樣的中上階層女性,都有足夠的對於生育的自主權。她可以去國外產子,也可以高價在南韓國內找到安全的方式終止妊娠。
換言之,大概也正因太守美是富家千金,她才能妥協於「情感決定」,可以把女兒交給英禑爸爸,然後不相往來──但底層女性並沒有這種自由,她們只能更理性地計算生養孩子需要自己付出多少代價。
不過至少對我來說,劇中的這條母女線,遠比英禑無趣的戀愛線好看太多。也很期待在兩年後該劇的第二季裏,看到英禑和太守美的更多互動。(完)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Jun 29, 2022
2022年6月24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了兩項支持墮胎權的歷史判決:「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與「計畫生育聯盟訴凱西案」(...
Jul 8, 2022
綜觀世界歷史,墮胎一直是育齡女性需要、且持續在做的事。6月24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一紙判決推翻近50年的女性墮胎權。...
Jul 8, 2022
生育控制的技術和責任「性別失衡」,因此後埋下了「沒收節育工具,就能控制女性子宮」的後患。前篇文章,我們回顧了一部分的生育控制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