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飯桌上的田野:冰箱裡的滇緬小菜,一段家族遷移史

吃著家裡幾代以前從雲南傳承下來的醬菜、家庭過去在緬甸居住時習得的料理,這一切的遷移過程,就是我的家鄉味。

涼拌茶葉,緬文唸法是 laphet thoke,是緬甸料理不可不提的重要角色。(Wagaung@Wikipedia/CC BY-SA 4.0)

吃著家裡幾代以前從雲南傳承下來的醬菜、家庭過去在緬甸居住時習得的料理,這一切的遷移過程,就是我的家鄉味。

編按:這是「飯桌上的田野」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世界吃吃的專欄作者馬映卿,來自緬甸華僑家庭,她將透過爬梳、記錄下家庭餐桌上不同類別的飲食文化與家庭故事,帶領走走讀者品嚐她記憶中的家鄉味,也描繪出料理中蘊含的家庭與族群遷移軌跡。

前篇回顧:〈台灣穆斯林小孩的齋月回憶──Shalawa與夜晚的新生南路

那些關於家的印象,時時提醒著我們是誰,或者我們可能是誰。

與一同生長在台灣的大部分同儕相比,我的成長背景有些不同:我的家族從雲南遷徙到緬甸,30年前,又因著多重動力,再次遷移到台灣。爸爸的家庭,清朝時就在緬甸生根,據說爺爺的爺爺曾經在當地一個叫做「邦弄」的地方做過官。媽媽的奶奶,我的阿祖,則是騎著馬在二戰時期,隻身跑到緬甸尋找她的先生。

爸爸和媽媽的家庭,在緬甸一待就是數十年。貫串不同時空背景,是餐餐溫飽和樸素的飲食,支撐起了一串串的遷移故事。

在懵懵懂懂的童年裡,這些食物像是祕密,時時被我隱藏起來。我不想和其他同學不一樣,常逕自想著如果可以,家裡多煮些台灣菜、同學們也會吃的菜該有多好?因此,儘管從我有記憶以來,家中常年充斥著各種多元的料理,過去的我卻不太會區分家裡飯桌碗碟中,哪些食物來自緬甸,哪些食物則是來自雲南,多元的飲食習慣自然而然地鑲嵌在錯綜的遷移軌跡中,而記憶與故事被有意識、無意識的埋藏起來。

直到我離家到高雄讀書,四年來,一罐罐的豆腐乳、醃菜、laphet thoke、balachaung 冰在小冰箱,我才驚覺,身為一個三餐吃家裡長大的小孩,我的舌頭是有記憶的──它提醒我,我正在遠行,也告訴我終於到家了。

每次打開罐子,放進口中,這些餵養我的食物與記憶頻頻召喚我,也引領我開始好奇這些味道背後的故事。

當我悄悄窺探生活的細縫,竟發現這些濕潤、硬脆、香氣撲鼻的分子裡頭,裝載著私人的、隱密的、獨一無二的故事。而聚合的記憶,同時卻也是非個人的、被一群有著相同生活經歷的人共享著的。這些摻雜著緬甸、雲南、台灣的食物,便是他們的家鄉味。

雲南:配飯的豆腐乳,配麵的醃菜、蕎頭、蘿蔔乾

長大後,物換星移,許多事情都改變了,但家中冰箱內的雲南豆腐從不缺席。它總是在即將見底時,緊接著又有新的一罐、令人安心地存在著。

雖然日常間,我們稱它豆腐,但實際上他的口感與狀態比較接近豆腐乳,唯一的差別是多了鮮明的辣味,以及薑的香氣。這是雲南的特產,裝在掌心大小、圓圓的保鮮盒內,吃飯時作為配飯的醬菜。

嗅覺與味蕾,有時會帶領我們記起某個人。每當從冰箱拿出豆腐時,我總感覺阿祖還在身邊,對她的印象牢牢沾黏在食物的記憶中。我常想起,過去阿祖吃飯時一定要配豆腐,或許是受到她的影響,小時候在家吃飯如果沒有豆腐,我便會少吃一碗飯。

尤其每當阿公做了鹽捲(一種類似饅頭但更軟的麵食),或是飯桌上出現烤粑粑、木瓜雞湯時,若又不巧碰到豆腐剛好吃完的窘況,我甚至會索性不吃。我跟著她一起吃,養成了對豆腐的執著,她總會邁開笑顏自豪地說,不愧是他的重孫女(曾孫女)。

雲南豆腐可說是我們家中不可或缺的醬菜之一,然而過去並不容易取得,只能自己曠日費時地製作。

媽媽因常常製作豆腐乳,與市場豆腐攤老闆交情甚好。她會提前預訂一大個木盒裝的板豆腐,買回家後用陽光曝曬過,並用一個布蓋住,讓它自然發酵,直到豆腐長出白毛後,再放入辣椒、鹽巴、花椒、八角,以及我們家獨特的配方──陳年的祖傳祕醬,最終成為我記憶中那個叫做家的滋味。

陳年祕醬的口感有點像豆瓣醬,是待麵粉、大豆粉發酵後,再以鹽巴與香料混合自製而成的。據說,這個醬汁是過去阿祖在某個冬天開始製作的,因為相傳臘月八號的水最乾淨,祖先們會將這天的水存下來,留著來弄醬。因為加上了這個特別的醬,即便近年現成的豆腐已較容易購買,還是能吃出差異。

生長在穆斯林家庭,因為台灣清真飲食取得不易,大部分的家庭成員無論上班上課,都得自己帶便當。

過去週休一日的年代裡,我們家建立了週六吃麵的習慣,若雲南豆腐乳是吃飯時配的醬菜,週六煮麵的時候,我們更常拿出冰箱內的醃菜來做搭配。醃菜的主角是切成小塊的芥菜與片狀的紅蘿蔔,酸辣的滋味,是哨子麵等麵食的最佳夥伴。

一般我們在家裡吃的都是拌過的醃菜,把醃菜與醃紅蘿蔔、醃白蘿蔔乾、醃蕎頭從三個不同的罐子裡取一部分出來,加一點醬油、鹽巴跟薑絲調味,拌在一起後裝盤上桌。醃菜的口感軟而酸,蕎頭一口咬下爆出多汁的甜味,鹹鹹的蘿蔔乾交錯其中,帶給每一碗麵更加豐富的味覺感受,從不無聊。

小時候一直以為這個組合的拌醃菜是同時間、在同個罐子內醃漬的,長大後才知道他們大多是分開製成。小舅婆會醃好蕎頭,媽媽和他時常互通有無,因此兩家人的餐桌上、冰箱裡,通常都有齊全的醬菜隨時等著吃。

雖然美味,但小時候每到芥菜的季節,我總煩惱著又要被媽媽叫去菜市場買大量的菜。因為要分享給親戚,又要保存好幾個月供大家庭慢慢吃,每次買完從菜市場搬運回家,我總是提著一大袋的芥菜嘀咕抱怨。

緬甸:酸澀下飯的laphet thoke沙拉,異鄉遊子的香酥balachaung

雖然家族遷移到緬甸後還是保存雲南飲食習慣,但在文化融合之下,不少緬甸的特色料理,也成為我們家飯桌的一部分。

涼拌茶葉,緬文唸法是 laphet thoke,是緬甸料理不可不提的重要角色。因為非常受人喜愛,不但時常被端出來宴客,據傳也是過去戰爭和解時的信物。

laphet thoke 的口味難以用文字形容。混合著酸味與澀味,軟軟的發酵茶葉,拌上辣椒、番茄、薑絲等食材,最後加入靈魂配料──炸豆子增添口感,酸甜苦辣融合得恰到好處​​。每年開齋節,跟著家人拜訪親戚時都會吃到裝盤很美的 laphet thoke,以淺盤分格盛裝著不同食材,每個人取自己想要的分量比例,用湯匙挖了陪著薑絲一起吃。

我們家的吃法是把它當作一道菜,做成沙拉。媽媽會把茶葉,還有各種豆子辦在一起,加入檸檬汁、蕃茄、偶爾還有高麗菜絲,變成一大盆緬甸沙拉。吃印度咖哩、椰汁飯時,拌上一碗 laphet thoke,能夠讓餐飲體驗清爽不膩口,又富有層次。

但多數時候, laphet thoke 也能有簡單的吃法。家中的冰箱內,媽媽會分別放置兩罐茶葉與炸豆子,有時候肚子餓我會從兩個罐子中拿取一點出來,混合後拌飯吃,一次可以吃一大碗。茶葉的咖啡因能提神,爸爸說在他唸大學時,許多同學半夜熬夜,都會吃著 laphet thoke,一邊熬夜苦讀。

吃印度咖哩、椰汁飯時,拌上一碗 laphet thoke,能夠讓餐飲體驗清爽不膩口,又富有層次。(作者提供)
吃印度咖哩、椰汁飯時,拌上一碗 laphet thoke,能夠讓餐飲體驗清爽不膩口,又富有層次。(作者提供)

在緬甸華僑穆斯林家庭長大,家裡煮白粥時,我吃到的配料不是肉鬆,而是 balachaung。balachaung 是緬甸有名的醬菜,一種質地介於肉鬆與洋蔥酥之間的食物,姑且就叫他蝦鬆吧。

這個平民美食在當地飲食文化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炸過的大蒜與洋蔥,主導著酥脆的口感,但比起單調的洋蔥酥,更多了一縷蝦的香味,搭配白飯、稀飯、炒飯等食物都非常合適,能為簡單的料理增添風味與口感。同時,因為保存容易,不用冰、放在罐子內保持乾燥,就能吃上一整年不怕壞掉,這個多功能、易搭配的醬菜成為幾乎所有緬甸家庭必備的料理幫手。

回顧許多有關家庭飲食的記憶片段,它們彷彿都被套上了 balachaung 的琥珀色濾鏡。比如童年時期,爸媽喜歡在週末領著孩子們郊外踏青、野餐,擔心清真餐廳難尋,媽媽總會準備一人一份炒飯,配上 balachaung,讓我們迅速方便的解決一餐。

大學時期在高雄讀書,每次回台北,媽媽依舊會做一大盒 balachaung 給我帶回去吃。在廚房看著她拿著乾蝦仁放入調理機,絮狀的蝦鬆再放入辣椒與大蒜等材料攪拌、油炸後,變得金黃酥脆,香氣滿溢整個家內空間,浸透那被稱為「家」的記憶。

食物裡的家庭與族群遷移史

鑲嵌在遷移故事之中的食物記憶,是一座橋樑,讓我跨越時空隔閡,了解我們家飲食傳統,如何受到雲南、緬甸、台灣三個地區的居住背景下影響、留下痕跡,成為我記憶中的家鄉味。

綜觀飲食文化,以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談的慣習(habitus)來看,因為過去生養眾多、社群以大家庭為主,主食為米飯,下飯、重口味、易保存的醬菜,就成為引領我們認識緬甸華僑的慣習。若這些重口味的配菜與飲食習慣是座標,我們將不偏不倚地坐落在稱不上是中產階級的象限。

瞭解一個人、一群人吃什麼,可以窺探他們的生活方式。帶著歷史、社會學的視角進入我們家飯桌上的田野,能夠看見文化雜揉的景象,看見階級,也能看見遷移的痕跡。

但最終,在探尋我是誰的過程裡面,這些菜餚成為線索,回應了我的提問──我想,家鄉或許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段過程。吃著家裡幾代以前從雲南傳承下來的醬菜、家庭過去在緬甸居住時習得的料理,兼併這一切的遷移過程,就是我的家鄉味。(完)


和我們一起走走
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Jul 10, 2022

這樣一碗蘭州拉麵,西北各地都有一個形容的說法叫「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李承祐製圖)
來一份蘭州拉麵和手抓羊肉,穆斯林與打工人的避風港

在伊斯蘭的齋月,一家家不起眼的小店,半夜兩三點就開了燈,忙碌起來,在沉睡中的城市中給旅人們提供封齋的食物。編者按:這是「絲路料理」...

Jul 10, 2022

May 29, 2022

在印度,能找到在廚房中自由的女人嗎?(Ashwini Chaudhary(Monty) @Unsplash)
索那瑜專欄:在印度,能找到在廚房中自由的女人嗎?

剛到印度時,曾夢想過有一個印度兒子,我說:「印度兒子一輩子也不會離開媽媽,世界上沒有比這個更美好的了」。印度媽媽與兒子與廚房「連體...

May 2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