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晚報
晚安,
走走駐印度撰稿人索那瑜的〈孟買女帝甘古拜,與她身後的黑手黨女皇們〉創下點閱記錄,如果對索那瑜筆下印度迷人又多變的風貌意猶未盡,千萬別錯過週日刊出的世界吃吃系列最新連載,帶妳/你一窺印度女性與廚房的愛恨情仇。
#世界吃吃
— 世界走走 sehseh (@SehsehWorld) May 30, 2022
我曾跟朋友開玩笑說:「印度料理的精神就是把女人累死」。累死女人的文化長在男人舌尖上,他們吃的不是食物,是女人勞動的身體、女人的「心血」。 #India #世界走走 https://t.co/sT0WfBNLUm
當台灣「鮭魚之亂」改名風波仍餘波盪漾,紐西蘭最大的國王鮭(king salmon)養殖公司警告,由於氣候變遷導致海水變暖,「海洋熱浪」致使較暖水域內的鮭魚大規模死亡,傾倒至垃圾掩埋場的死魚數量為去年同期的7倍,甚至不得不暫時關閉部分養殖場。
該公司執行長警告,氣候變遷的速度比人們想像中還要快,「某些產業是『礦坑裡的金絲雀』(canary in a coalmine)。」
#ClimateChange
— Dr Iris Sutter G (@IrisSutterG) May 26, 2022
New Zealand’s biggest king salmon farmer says it is shutting some of its farms after warming seas prompted mass die-offs of fish, warning that it is a “canary in the coalmine” for climate change. https://t.co/Aeztir4s7K
另外一則與魚類有關的新聞: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FIU)的研究團隊針對佛州海岸常見的北梭魚(又稱多骨魚,Bonefish)進行血液檢驗,結果發現接受採檢的每條魚身上平均含有7種藥物,包括降血壓、抗憂鬱、止痛藥、抗生素等,最多的一條魚體內含有高達17種藥物,凸顯人類廢水污染海洋的嚴重問題。
在 Laverne Cox 小時候,曾因為渴望芭比娃娃被母親狠狠辱罵了一頓,而在她50歲生日(5月29日)前夕,這位著名跨性別女演員、艾美獎得主、為 LGBT 權利奔走不遺餘力的倡議者,以兒時無法想像的方式美夢成真——玩具製造商美泰兒以 Laverne Cox 為靈感,推出了一款芭比娃娃,她是第一位獲如此致敬的跨性別女性。
Laverne Cox 說,擁有屬於自己的芭比娃娃對她而言意義非凡,希望所有想要玩娃娃的孩子——無論性別認同為何——都能得到鼓勵與支持,而現在的孩子們可以和這隻身穿紅色薄紗禮服的 Laverne Cox 芭比一起做夢。
LGBTQ+ activist Laverne Cox is making history by becoming the first-ever transgender person to get their own Barbie doll. Mattel announced on Wednesday that it would celebrate Cox’s 50th birthday with a Tribute Collection Barbie doll. pic.twitter.com/qJf45nlzhf
— NowThis (@nowthisnews) May 26, 2022
疫情下的封城讓許多人丟掉工作,英國木工 Phil Watts 也是其中一員,2021年春天被解僱後,這位賦閒在家的資深影迷意識到,自己邊做家務邊在背景放電影,不知不覺累積數量可觀的片單,甚至得做筆記才不會重複,「3月時我已經看了三、四百部,我想我可以在一年內看到一千部。」
最後,Watts 在一年間看了1028部電影,包括龐德、《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玩命關頭(The Fast and the Furious)系列的每一集,他的第1000部電影是(此前從未看過的)《亂世佳人》,電影馬拉松的單日最多紀錄是一天七部。
Watts 對電影的熱情也讓他開啟了事業第二春,如今在影評網站擔任撰稿人的 Watts說,如果只能千里挑一,他會選擇觀賞義大利電影《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Watts 的父親就是電影放映師,親身經歷使他對片中小男孩的故事深有共鳴:「這是我見過最美麗的東西。」
Movie fan Phil Watts completed the feat, which sometimes involved seven films a day, in lockdown.https://t.co/EWSzTD2bcD
— Newsy Hedge (@NewsyHedge) May 30, 2022
Quote of the Day
「謝謝你出生時很健康,希望你可以在這個世界上最幸福地活著。」
上面這句話來自今年1月日本第一起「秘密生產/內密出產」案例當事少女寫給寶寶的卡片。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本屆坎城影展放映的新作《嬰兒轉運站》(Broker)描寫允許留下嬰兒的「棄嬰保護艙」所發生的故事;而在現實中,位於熊本的婦產科醫院「慈惠病院」設有全日本唯一的「寶寶郵筒」,更進一步推出「內密出產」制度——孕婦可以在匿名的狀況下,在慈惠病院生下寶寶。
自2007年推出棄嬰保溫箱「送子鳥的搖籃」以來,每年約有10個寶寶被送往慈惠病院,協助媒合收養家庭,但這樣的作法一直引發倫理爭議,質疑機構將會助長棄養嬰兒的歪風。不過醫院看到的是,社會上真的有一群相對弱勢的婦女,當她們發現自己懷孕時,身邊沒有可以提供她們協助的人,連可以一起面對懷孕這件事情的人都沒有……
訂閱走走電子報,我們會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