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
本周兩岸疫情依舊緊張,許多措施的改變也代表我們必須更積極掌握資訊,多了解就能緩解焦慮情緒!走走祝福每位讀者平安出入、健康過好每一天
台灣連續兩天確診破萬,正式邁入與病毒共存的時期,實聯制、疫調等方向轉變後,台灣確診案例一直相對較少,過往多採取嚴格隔離,對於輕、中症的應對方式可能是大眾最急需的資訊。端傳媒此文詳細整理台灣當前需要警示的環節,包括COVID輕中重症的用藥、醫療設施量能以及醫護人力不足,環境高壓與薪資不理想等結構問題,仍可能成為隱憂。
點開本周中國新聞之前,先邀請讀者一起看看「四月之聲」,這部由上海網民上傳的音檔,紀錄4月封城下許多茫然無措的辛酸時刻,原檔早已被審查機制屏蔽,所幸群眾接力保存,得以在網路存留。
另一方面,隨著北京疫情攀升,群眾不免擔憂陷入與上海相同處境,一時也引起積囤物資潮,大量文章列出「必買清單」,還有人呼籲除去民生物資外,也別忘了帶上書籍等精神食糧。目前北京還未正式封城,無論如何都希望上海那樣大規模的「次生傷害」不致再度發生。
香港文化博物館近日主辦「瞧潮香港60+」展覽,邀請三位專研香港流行文化的講者透過電視、電影、音樂等載體,分享不同年代的流行文化故事。20世紀下半的數十年間,香港娛樂圈是亞洲最耀眼的舞台之一,留下的經典icon更早已超脫華語文化圈。三位學者也從自身經驗出發,分析對香港人而言,從60年代、90年代再到21世紀,超越半世紀的歲月裡,香港流行文化經歷哪些典範轉移,又如何映照社會的變與不變。
緬甸自2021年2月政變以來,軍隊至今依舊牢牢掌控大權,殘酷壓制公民社會、流亡政府支持者與一切異議分子。儘管明知力量懸殊,不少反對者仍不惜組成民間武裝組織,堅持對抗軍隊。BBC找到一群全女班的反抗軍,她們拿起槍枝、組裝炸彈,忍受與孩子分離之苦,期望能換來掌握民主的權利。
面對人數與武器都佔據優勢的俄羅斯大軍壓境,烏克蘭至今採取不少焦土政策,以破壞基礎建設的方式爭取禦敵時間。不過,基輔城鎮傑米季夫(Demydiv)的土地倒是一點也不「焦」,而是濕漉一片,因為他們選擇打開水庫洩洪,短暫癱瘓了俄軍的坦克隊伍。縱使滿城都是泥濘,人們臉上仍藏不住驕傲:「我們救了基輔!」
這真是最有創意,但也令人心疼的一個點子。
2017年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不久,台灣作家林奕含在住處自殺震驚社會。她在小說中融入曾受到不對等性關係折磨的經歷,在兩岸三地皆引發強烈同情。正逢她離世五周年、相關事件重回熱搜排行之際,走走特別推薦兩篇文章,透過採訪林奕含的摯友、編輯、一般讀者與文學研究者,試著接近「作家林奕含」,詮釋這本書之於文學與出版業的意義。或許我們更能夠記住,她在倖存者與精神病患者之外,自己所選擇的人生角色。
除了性,擬真矽膠娃娃可以為人類帶來什麼?眾多情趣用品裡,昂貴的矽膠娃娃可能是最神秘的存在,但礙於社會對性的畸形眼光,愛好者總是隱身陰影之中。此文記者找到多位「娃友」分享那些難以言說的、對娃娃的深情呵護,對他們而言幾乎已是一段完滿而富足的關係,也令人不禁思考「愛」的真實意義。
揉合奇幻、武打、英雄與母女關係等主題,楊紫瓊主演的《媽的多重宇宙》上映後獲得不少好評,有趣的是,多數人一邊大呼過癮,卻又說不上此片「到底在演些什麼」。賈選凝的影評從Daniels導演雙人組無邊無際的想像力中站穩,找到荒謬異想背後屬於華裔家庭母女的真正和解,觀影前後都值得一讀。
訂閱走走電子報,我們會送上: